“以前种菜风险大,种水稻又怕卖不出去。现在企业和村里的合作社签了收购协议,定多少种多少,根本不愁卖!”5月13日,杨市街道办事处联兴村村民黄光银的水稻田里农机轰鸣,黄光银正抢抓时间,通过高质量泡田和精细翻耕使水田达到备插秧的状态。
“5月中旬就可以插秧了,每亩地纯收入大概1500元左右。”黄光银高兴地介绍道,100亩的水稻还没播种就已经卖完了,而且合作社还提供育苗,农机种植、收割等服务。“订单农业”让他们不愁销不愁卖,省心多了。
在潜江市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的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水稻苗喷水保湿,长势喜人的种苗为新一轮的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一站式服务”,以“合同+保护价”的形式与农民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由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代收一条龙服务,农户只负责种植和收钱,其他环节均由企业和合作社负责。
近年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特征的“订单农业”在全国多地“开花”,成为了当前逐渐盛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杨市街道办事处联兴村抢抓机遇,以合作社为基础与企业达成收购协议,避免了村民盲目种植,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
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粮食收购、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粮食加工企业。因为纯正的口感,不含有任何添加剂,企业生产的大米受到市场的青睐,供不应求。
“有了订单保障,农民不愁销路。发展‘订单农业’不仅解决了村民‘单打独斗’经常面临的难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订单农业”,不仅让农户吃下“定心丸”,也大大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过去收购大米很难统一品质,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优势,“订单农业”既让农户增收致富,又使企业盈利,实现了农户和企业在契约组织关系的互动中获得双赢。(潜江新闻网记者 王富田)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潜江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主动与我们联系删除!
- 杨市街道开展“迎新春 送春联”活动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1月20日上午,杨市街道在鑫阳
- 迎春送暖——杨市街道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近日,杨市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离任村主职干部等群体,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并提前送上新
- 杨市街道开展春运禁毒宣传活动
春节临近,为营造健康、祥和、无毒的节日气氛。杨市街道办事处禁毒办联合杨市派出所和襄阳铁路公安处潜江站派出所在潜江火车站开
- 杨市街道:人居环境再提升 干净卫生过大年
1月13日,杨市街道积极开展以“建设健康家园 共享健康佳节”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活动,全力净化辖区环境卫生,为即将到来的春节
- 新春走基层|“共享大棚”好 助农效益高
眼下正值冬闲时节,但在杨市街道联兴村的温室大棚内,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走进温室大棚,一垄垄、一株株辣椒郁郁葱
- 新春走基层|传化公路港:创新实现逆势增长 按下年终“冲刺键
冬日暖阳,记者来到位于杨市街道的潜江传化公路港,只见工人们正忙着卸载转运货物,场内一片繁忙景象。潜江传化公路港占地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