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菜风险大,种水稻又怕卖不出去。现在企业和村里的合作社签了收购协议,定多少种多少,根本不愁卖!”5月13日,杨市街道办事处联兴村村民黄光银的水稻田里农机轰鸣,黄光银正抢抓时间,通过高质量泡田和精细翻耕使水田达到备插秧的状态。
“5月中旬就可以插秧了,每亩地纯收入大概1500元左右。”黄光银高兴地介绍道,100亩的水稻还没播种就已经卖完了,而且合作社还提供育苗,农机种植、收割等服务。“订单农业”让他们不愁销不愁卖,省心多了。
在潜江市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的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水稻苗喷水保湿,长势喜人的种苗为新一轮的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一站式服务”,以“合同+保护价”的形式与农民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由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代收一条龙服务,农户只负责种植和收钱,其他环节均由企业和合作社负责。
近年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特征的“订单农业”在全国多地“开花”,成为了当前逐渐盛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杨市街道办事处联兴村抢抓机遇,以合作社为基础与企业达成收购协议,避免了村民盲目种植,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
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粮食收购、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粮食加工企业。因为纯正的口感,不含有任何添加剂,企业生产的大米受到市场的青睐,供不应求。
“有了订单保障,农民不愁销路。发展‘订单农业’不仅解决了村民‘单打独斗’经常面临的难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订单农业”,不仅让农户吃下“定心丸”,也大大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过去收购大米很难统一品质,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优势,“订单农业”既让农户增收致富,又使企业盈利,实现了农户和企业在契约组织关系的互动中获得双赢。(潜江新闻网记者 王富田)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潜江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主动与我们联系删除!
- 村房短住:乡愁的新解法
或许每一个久居城市的人,都有一个田园梦。想要摆脱城市的喧嚣,回归乡下的宁静,听鸟语、闻花香,看恬淡的乡村风物。随着城市化
- 冲刺首季“开门红”
连日来,位于杨市街道的湖北永电电气有限公司开启“忙碌模式”,铆足干劲赶订单、拓销路、忙生产,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据
- 杨市街道:走访慰问 情暖新春
春节期间,杨市街道和辖区企业向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等送上慰问品,确保他们温暖过冬、幸福过年。在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的带领下
- 杨市街道2024年新春联欢会举行
1月28日,以“打造精致之城 建设魅力杨市”为主题的杨市街道2024年新春联欢会在翰林社区文化广场举行。在锣鼓声中,杨市
- 杨市街道组织到翰林社区调研
春节前夕,杨市街道党工委会同市文史专家和市诗词楹联学会有关单位深入杨市街道翰林社区调研。杨市街道通过诗墙展示、《翰林文苑
- 杨市街道十号湖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杨市街道十号湖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务实、扎实的工作理念,全力打造整洁宜居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