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菜风险大,种水稻又怕卖不出去。现在企业和村里的合作社签了收购协议,定多少种多少,根本不愁卖!”5月13日,杨市街道办事处联兴村村民黄光银的水稻田里农机轰鸣,黄光银正抢抓时间,通过高质量泡田和精细翻耕使水田达到备插秧的状态。
“5月中旬就可以插秧了,每亩地纯收入大概1500元左右。”黄光银高兴地介绍道,100亩的水稻还没播种就已经卖完了,而且合作社还提供育苗,农机种植、收割等服务。“订单农业”让他们不愁销不愁卖,省心多了。
在潜江市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的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水稻苗喷水保湿,长势喜人的种苗为新一轮的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一站式服务”,以“合同+保护价”的形式与农民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由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代收一条龙服务,农户只负责种植和收钱,其他环节均由企业和合作社负责。
近年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特征的“订单农业”在全国多地“开花”,成为了当前逐渐盛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杨市街道办事处联兴村抢抓机遇,以合作社为基础与企业达成收购协议,避免了村民盲目种植,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
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粮食收购、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粮食加工企业。因为纯正的口感,不含有任何添加剂,企业生产的大米受到市场的青睐,供不应求。
“有了订单保障,农民不愁销路。发展‘订单农业’不仅解决了村民‘单打独斗’经常面临的难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订单农业”,不仅让农户吃下“定心丸”,也大大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过去收购大米很难统一品质,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优势,“订单农业”既让农户增收致富,又使企业盈利,实现了农户和企业在契约组织关系的互动中获得双赢。(潜江新闻网记者 王富田)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潜江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主动与我们联系删除!
- “企业+合作社+蜂农”模式创高效
9月15日,位于杨市街道的湖北蜂之宝蜂业有限公司员工加班加点为客户生产蜂蜜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大力实施“企业+合作社+蜂
- 杨市街道开展严禁非法滥用新型毒品替代物知识宣传活动
9月13日,杨市街道禁毒办联合派出所、中心戒毒社区来到辖区刘岭中学,开展严禁非法滥用“笑气”、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替代物知
- 杨市街道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
为深入推进水乡园林精致之城建设,进一步规范辖区车辆停放秩序,连日来,杨市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杨市派出所联合市交警支队开展道
- 杨市街道组织开展纪法知识测试
8月24日下午,杨市街道办事处结合支部主题党日开展纪法知识测试,全面检验全体党员干部党规党纪知识学习成效,扎实推进党风廉
- 杨市街道加强督导检查 压实禁毒责任
近日,杨市街道禁毒办、平安办组成督查组,对辖区内19个村(社区)吸毒人员管控工作进行全面督查,防止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
- 杨市街道举办暑期朗诵公益培训班
8月13日,以“诵读红色经典 关爱儿童成长”为主题的暑期朗诵公益培训班在杨市街道翰林社区顺利开班。开班仪式后的第一节课上